top of page

巴黎、紐約時期(1968-1997)

江賢二早期的畫作呈現較為灰暗、陰鬱的性格,反映藝術家苦澀的生活及對藝術的極致追求,此時期的創作又被稱為「封窗之作」。他解釋:「也許因為我畫抽象畫,不需要面對外面有形具象的世界,我一直往內心探討,想從自己內心中挖出我想追求的美。」

作品介紹

00:00 / 05:04

Music by Mikhail Arkadev

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.0

作品介紹

遠方之死

死亡如此無可迴避,是人存在的永恆課題,江賢二一輩子都與死亡陰影相持對峙。1982年,當江賢二在巴黎創作出令他信心大增的「聖母院」之後,才回到紐約,在蘇活區的倉庫又很神奇地創作出「遠方之死」。

 

這幅將近2公尺乘3公尺的大作,畫面橫陳著龐然壓迫的大棺木。內心直觀迸發的黑白兩色,帶來哀傷的擠壓之感。而教堂與棺木同時期產出,無異是「永生」與「永死」之間無解的辯證。

 

這幅作品有一件離奇的巧合。1999年誠品畫廊10週年,江賢二受邀展出「遠方之死」。這件作品當時放在紐約的工作室,就在他回紐約取畫的時候,他的父親卻不幸在台北過世。他因此錯過送父親最後一程。他的父親安詳離世,享年93歲。

 

流浪者之歌

 

紐約,這個江賢二曾經居住並且創作了30年的地方,有一段故事或許可以讓我們更理解江賢二對藝術境界的追尋。

 

70年代初期,有一天,普普藝術敎父安迪・沃荷的經紀人艾文・卡普到江賢二的畫室來,靜靜觀看作品。他覺得作品質地不錯,自己也很喜歡,卻警告江賢二:「你想在紐約成功,至少有三個不利條件:第一、你畫的是抽象,不是照相寫實;第二、你有家庭小孩,經濟壓力大;更糟糕的是,你畫的抽象畫不是別人一看就會欣賞、喜歡、收藏的那類風格。」依他多年經營畫廊的經驗,江賢二的作品根本沒有市場,根本是在懸崖邊上走窄路。

 

走在「懸崖邊的窄路」上,江賢二許多次問老天爺:「可不可以有一個聲音來告訴我,要不要繼續走藝術這條路?」他甚至期待有個聲音告訴他:江賢二,你就停了吧!不要再繼續了!

 

90年代作品「流浪者之歌」看得到他內心的掙扎。他以利器,用力在畫面刮出令人怵目驚心的緊張線條,有如一刀一刀剖入內心,深可見骨的椎心之痛。這是他的靈魂速寫。他一直珍藏至今。

 

聖巴爾斯島

 

1980年代後期,隨著江賢二妻子范香蘭開的精品店生意越來越穩定,他和妻子每年夏天都會到加勒比海旅行。加勒比海有很多英屬、美屬及法屬小島,其中他們每年幾乎都會造訪的,是法屬聖巴爾斯島。

 

聖巴爾斯是個美麗小島,只不過,即使在那麼美麗的地方,江賢二畫的仍是黑白畫面。他有時租一艘小船,漂在海上,搖搖晃晃看海寫生,即便是遠處某座小小荒島上的蓑草,他也能以潦潦幾筆、幾道線條,傳達出內心蕭素的意境。

 

儘管如此,在這個小島,江賢二開始流露紐約、巴黎以外少有的自然性,留下不少傑出的花朵、蜂鳥、海島等珠玉般的小品。 某一年八月,這裡來了熱帶颶風,他們被通知必須緊急撤離,搶搭最後一班飛機返回紐約。當時江賢二有十幾張作品來不及收拾就匆匆離開,留下的作品也大多被暴風雨捲走。偶爾他會憶起某幾張心愛的作品,也只是淡然地說:「有點遺憾,但這就是生命吧。」 

巴黎紐約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