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早期作品(1961-1967)

兩幅於大學四年級創作的《尋》與《茫》是既有紀錄中最早的作品,此一時期的作品後來多因颱風帶來的水患而淹滅或嚴重毀損,幾乎無存。

作品介紹

00:00 / 02:55

Music by Mikhail Arkadev

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3.0

作品介紹

11歲正是少年開始要發展自我的關鍵期,江賢二突如其來失去母親的重擊,烙印他終生不癒之殤。

之後,他在畫筆與油彩中找到塗塗抹抹的安慰,15歲便決定一輩子要走藝術家的路。然而初入師大藝術系,他便因肺病休學,性格更趨於內向與沉寂,鎮日在淡水河邊散步,餘暇學習大提琴,藉音樂抒發心緒,埋下日後創作的種子。

 

當時台灣仍在戒嚴狀態,知識圈盛行橫向移植而來的存在主義、現代主義。當勃發的創造力受到無情的壓抑,文藝便成為「苦悶的象徵」,年輕人紛紛探問「生命是否荒謬無常?」「人到底為什麼而活?」等等存在的問題,也是江賢二內心的吶喊。

 

他在藝術之外,終日在賈克梅第的雕塑以及馬勒的音樂中,找到寂寞的共鳴。

 

師大畢業時,江賢二在省立博物館推出生平首次個展,在現在少數留存的作品:《尋》、《茫》等圖檔中,毫不掩飾展現出茫然淒苦的內心風景:碩大的頭顱、空深的眼神、佈滿荊棘芒刺的意象,近乎殘忍的自剖。人物是變形的,情感是荒誕的,主題是絕望的。

 

年輕時這樣的心境,過了55年後,重現在「江賢二:回顧展」裡。他在北美館展出的最後一個展間,安排了以鐵絲為媒材、搭配馬勒音樂的《淨化之夜》。材料來自他的藝術園區興建時,建築板模拆除下來的鐵絲,佈建成兩公尺框架的立體作品。

 

這件鐵絲作品是藝術家累積一生的經驗後,將《尋》與《茫》用更成熟的立體雕塑方式呈現,江賢二說:「我希望觀眾與我一起經歷創作時期的悲傷與苦悶,在展覽結束以前,又回到我的創作初衷。這件作品,讓我回到創作的原點。」

早期作品
bottom of page